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523wx.com

第1966章 财富汇聚通货膨胀(1 / 33)

“你们是不是以为朝廷偏心?只顾着广西?”

“是不是觉得朝廷只顾着海贸没有推动大明内部的商业发展?”

“是不是觉得朝廷只让远洋商人赚银子,没有顾及境内的行商和坐商?”

“是不是觉得,朝廷没有考虑百姓们的发展?”

……

出声的人一连反问了数个问题,百姓们虽然沉默了,但脸上的神色却是展现了他们内心的

不平静和真实的想法。

运河的修建不仅仅是在修建期间直接参与的民夫、工匠们赚到银子,更是带动了整个链条的发展,以及通航之后的沿河两岸的发展,到时侯不能说大富,但至少来说相对稳定。

开挖期间管吃管住,还能吃饱,否则哪有力气干活?在这一点上他们相信朝廷不会克扣的。

重要的是有有正常劳动所得的工钱,这份工钱不说能让家人吃饱,但至少在修建的四年内有源源不断的进项,加上朝廷的赈灾,不说吃饱,但肯定比其他人要好快太多。

四年之后,大旱可能就过去了,广西得以保存,而其他地方只能看着。

“不,你们错了,嗯……也不对,只能说你们消息有些闭塞。”

李秀才再次开口了:“朝廷不止开挖平陆运河,还会开挖起于起于湖南永州蘋岛,经湘江主流潇水上溯零陵、道县、再到江永分水岭进入桂林平乐,连接湖广和广西的湘桂运河。

以及南起铜陵枞阳,北接亳州市涡阳,连接连通中原、皖北与长江中游及长三角的江淮运河。

前者六百里,后者一千四百里,诸位想过修建这两条运河需要多少人力、物力,会带动多少行业的发展吗?

三大运河开通后,海贸货物能从北湾的钦州港沿着钦江、平陆运河、益江、郁江等北上再经湘桂运河继续北上如长江,经江淮运河到河南和安徽等地,贯穿大明中部几省。

少走很多路程就代表着运输成本的降低,货物就更加的便宜,让普通百姓都能买到天南地北的货物,且带动两岸的商业发展,你们还觉得朝廷没有考虑到你们吗?”

百姓们这下子张大了嘴巴,从头到脚全是震惊。

一个平陆运河都让他们震惊了,没想到竟然还有两个比平陆运河更长的湘桂运河和江淮运河,两者合计两千里。

若是以平陆运河的一千三百万两白银预算来测算,这两条运河至少得五千万两以上。

合计六千五百万两白银会带动至少五倍、甚至十倍的银子流通,这么算下来,整个大明每个人都能分到三两。

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数,主要还是运河两侧的百姓得到的利益比较大。

但无论怎么说,银子是流通起来了。

“刘老三,这第一个问题解决了,你再说说第二个问题,看看还能不能吓死我们?”

“呵呵,无知……”

刘老三冷笑:“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又能如何,百姓赚到银子了又能如何,能坚持多久?

海贸看似繁荣发展,但只是肥了富商,苦了百姓。

首先是大量白银涌入大明,这就会造成物价上涨,我们看似赚到了银子,但物价上涨以后,购买力远低于之前,实际上只是听起来好听而已,屁用没有。

当然了,这都不是问题,大不了朝廷严控,商人从海外回来的只能是货物,不允许现银,

当然了,这都不是问题,大不了朝廷严控,商人从海外回来的只能是货物,不允许现银,

如此只是货物的流通,而货物都是会被消耗掉的,如此解决了通货膨胀,物价上涨。

但是,诸位想想商人花一万两银子在大明买的货,到了海外卖六万,买六万的货物运回来,卖出二十四万两,除去各种税收成本等等,至少还剩二十万两。

也就是说富商从百姓身上吸走了二十万两白银,一趟吸走二十万两,十趟就是两百万两,十年之后,我们手中的银子都汇聚到了富商手中,到时侯我们怎么办?

当然了,这是他们通过正常手段赚走的,我们没有办法,可这总归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吧,历史上的教训还少吗?”

现场百姓们脸色巨变,然后面面相觑着,眼中记是疑惑之色。

手中银子没有了,这点他们能理解,可会引发什么后果,普通百姓哪里会知道。

知道百姓们在想什么,刘老三自然不会放过这种反驳的机会,直接开口了。

“第一,市面银流通减少,物价暴跌,如果交纳赋税还是以银子为主,那么百姓就需要额外兑换银子,在这个过程中百姓会损失大量的银子。<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